如果您认识这位“钱阿姨”或是她的家人,请联系我们,我们很想听听她和诗人之间更多的故事,然后讲给读者们听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中国诗人北岛赫然名列热门获奖人选之列,而刚刚出炉的《读者》杂志2014年第20期,很巧合地在“头条”的位置选登了北岛的散文《钱阿姨》,在文中被诗人深情回忆的女主人公“钱阿姨”,来自扬州。
诺奖热门诗人,深情回忆扬州“钱阿姨”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一首带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回答》,30年后仍在广泛传唱,而其作者北岛近日也因在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活动中成为热门人选而再次受到公众的注意。非常巧合的是,刚刚面世的《读者》2014年第20期,在首篇刊登了北岛的散文《钱阿姨》,在无意中将“头条”留给了扬州——因为“钱阿姨”正是一位地道的扬州人。
诗人口中的“钱阿姨”,名叫钱家珍,1957年底到诗人家中做保姆,当时,以笔名“北岛”蜚声海内外的赵振开刚刚八岁。而“钱阿姨”断断续续在赵家一直干了13年,到1970年才告老还乡,用诗人的话说,“钱阿姨和我互为岁月的见证——我从8岁起直到长大成人,当上建筑工人;而钱阿姨从风韵犹存的少妇,变成皱巴巴的老太婆。”
身为保姆,却掌管家中“财政大权”
13年时间的相处,北岛显然已经将这位来自扬州的“钱阿姨”当成了家庭的一员,回忆中充满了一些饶有趣味的生活细节,如钱阿姨总唠叨自己是大户人家出身;钱阿姨素有洁癖,衣着与床单一尘不染;再有她每回择菜,扔掉的比留下的多等等。而身为保姆,钱阿姨竟然掌管了赵家的“财政大权”,当年的赵家每月总共239元人民币收入,扣除各自零花钱外,全部交给钱阿姨,由她管家。重任在肩的钱阿姨倒也没有半点马虎,每天都拉着小北岛记账。于是“每天吃完晚饭,收拾停当,我和钱阿姨面对面坐在饭桌前,大眼瞪小眼,开始家庭经济建设中的日成本核算。”为了记账的事儿,钱阿姨“先板脸,继而拍桌子瞪眼,几乎每天都不欢而散”,而其实这账本主人家夫妻从未就查看过,但钱阿姨知道,这代表了她的一世清名。
久别重逢,“钱阿姨”令人感受岁月沧桑
在北京“混迹”的13年中,钱家珍在赵家断断续续地做着保姆,中间还穿插着大跃进期间套上白大褂去公共食堂、穿上黄军装卷入历史洪流、嫁给一个三轮车夫又离婚等等,到了1970年“告老还乡”,这时候的“钱阿姨”47岁了。
等到北岛再次看到“钱阿姨”,已经是12年之后了。1982年春,作为世界语杂志《中国报道》的记者,北岛为采写大运河的报道,途经扬州。“钱阿姨显得焦燥,一见我,小眼睛眨巴眨巴,却没有泪水。”此时的钱家珍算起来,已经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在她浑浊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恐慌,对老年对饥饿对死亡的恐慌”、“在大门口,夕阳从背后为她镀上金色。她歪歪嘴,想笑,但没笑出来。”
循着文中的信息碎片,记者多方查找,也没有能找着出生于1923年或1924年名叫钱家珍的扬州人。亲爱的读者,如果您认识这位“钱阿姨”或是她的家人,请联系我们,我们很想听她或她的家人讲述和诗人之间更多的故事,然后讲述给读者们听。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
头条 21-12-07
头条 21-12-06
头条 21-11-30
头条 21-11-26
头条 21-11-25
头条 21-11-24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19
头条 21-11-19
头条 21-11-18
头条 21-11-18
头条 21-11-17
头条 21-11-16
头条 21-11-16
头条 21-11-15
头条 21-11-15
头条 21-11-15